2022-03-02

認識靈恩運動(一):初探歷史背景

昨天與一位主內好友討論靈恩運動 (Charismatic Movement),想起自己曾接觸過一些靈恩聚會及有靈恩的弟兄姊妹,但又感覺陌生及神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小弟作了以下的研究,與弟兄姊妹們分享一吓。

如果你也是在傳統福音派教會長大,不知道靈恩派給你的印象會否是:
  • 充滿活力,手舞足蹈,全情投入的敬拜
  • 會眾熱烈地說方言禱告,但旁人聽不明白
  • 牧者為信徒按手祈禱、醫病、趕鬼,例如長短腳得醫治
  • 牧者/先知發出振奮人心的預言,例如教會擴堂,信徒得到財寶
  • 奇特的表現,例如大笑,信徒被按手祈禱後仆倒 ,在地上抽搐
  • 興旺的教會,成千上萬的會眾,每晚數小時的查經敬拜醫治聚會

同樣是基督教會,為何福音派與靈恩派分別這麼大呢?如果你厭倦了沉悶的教會生活,會否嚮往靈恩派的活潑經歷?傳統教會是否墨守成規,忘記甚至拒絕了一些聖靈的工作呢?究竟靈恩派有什麼特質呢?

要回答以上問題,就讓我們從歷史背景開始探索吧!

歷史背景 (參考維基百科『靈恩運動』)


使徒及教父時代
使徒行傳二章記錄了主耶穌復活後的五旬節,聖靈降臨,使徒及門徒被聖靈充滿(徒2:1-4),說起別國的話來(方言/dialect)。彼得引用了約珥書2:28,指出『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

使徒離世後,早期教父也有類似『靈恩』的經歷,例如:
  • 172年左右,孟他努(Montanus)開始他的預言運動。他常會突然抽搐,狀似入迷,然後發出一連串的預言,之後倒地不省人事
  • 早期教父特土良於207年加入,他指出早期使徒也領受了屬靈恩賜,說預言、醫治
  • 在381年的君士坦丁堡會議,孟他努主義被認為是分裂教會的異端

中世紀,宗教改革至近代
  • 中世紀教會制度化,信徒不滿意僵化的宗教生活,在修院發展了重要的靈修學,有些修士追求貧窮及關懷世人,間歇看到聖靈施行神蹟奇事
  • 約翰·衛斯理推動聖潔運動,指出得救後應追求全然成聖的屬靈經歷,甚受天主教的靈修神學所影響
  • 神醫運動」相信基督的救贖能帶來身體和靈魂的醫治,追求神跡醫治,這包括宣道會的創辦人宣信
  • 對末世靈恩大降的期望:五旬節的恩雨大降只不過是預嘗,主再來前還有更大的恩雨降臨

第一波 1900 (五旬節運動)
去到近代,我們今天接觸到的靈恩教會大概可以追溯到1900年左右的第一波靈恩運動,又名五旬節運動,主要特色如下:
  • 重視方言醫病,引起了許多的爭論,還有教會分裂
  • 1906 Azusa Street Revival (阿蘇薩街大復興): 
    • led by William J. Seymour, an African-American preacher.  
    • people baptized in the Holy Spirit, the sick were healed and sinners received salvation
    • testimonies of physical healing miracles, worship services, and speaking in tongues
    • 歷時三年之久,後來因為會場出現靈媒、異教巫師造成會場混亂
  • becoming Assemblies of God (AG) 神召會 in 1914, the first Finished Work Pentecostal denomination (參考香港神召會簡史)

第二波 1960 (靈恩運動)
  • Stephen and George Jeffreys 把各地小團體組職起來,稱為 以琳四方福音會
  • 主要領導人英國神召會總會主席 紀當奴,他強調說方言是聖靈充滿的「第一印記」
  • 他對靈恩派內部發出很多中肯的批評,例如不要沉醉于高言大智,反對講員不預備講章,防止迷信的言行,不贊成以神醫招徠。
  • 70年代的 Jesus movement stress on experience and emotion over doctrine.  Worship services were typically charismatic, informal, and emotional. An intense interest in end times and apocalyptic prophecy pervaded the Jesus Movement, primarily inspired by Hal Lindsey’s book The Late Great Planet Earth.  A popular message of the movement was “Repent! Get ready! Jesus is coming back soon!”

第三波 1980 (葡萄園運動/神跡奇事運動/權能佈道運動)
  • 1983年由溫約翰韋約翰魏格納所倡導
  • 著重情緒化的經歷、神秘現象、奇蹟,使徒的恩賜:醫治、方言、先知性預言知識性言語以及看異象
  • 又稱為「權能佈道」,以神蹟、醫病、趕鬼、方言這四樣能力的達成當作聖靈工作的指標
  • 1990年由蔡元雲及劉達芳等引入,並於同年三月在香港舉行「敬拜、權能、更新」大會
    (附錄:劉博士的反思文章
  • 1991年洛桑會議宣布,靈恩派信徒已超過福音派人數的總和

    《批評》
  • 辛班尼 (Benny Hinn) 等「靈恩大富豪」住豪宅、開勞斯萊斯車,甚至擁有兩架私人飛機,私人機場,是否濫用了宣教組織的公款?(Prosperity Theology 成功神學)
  • 1962年 趙鏞基 創辦擁有75萬教友的汝矣島純福音教會,1992-2000年作世界神召會協會主席,2014年嫌瀆職和貪污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及緩刑5年
  • 唐崇榮認為:初代教會的靈恩,講方言,是使不懂福音的人因爲方言變成懂福音;20世紀的靈恩講方言,反而使懂的變成不懂

1994 Toronto Blessing 

  • Begin in Toronto Airport Vineyard church (TAV) by Randy Clark, Todd Bentley
  • Charismatic doctrine: the Latter Rain Movement
  • Common behaviour: Holy laughter, slain in the Spirit 被聖靈擊倒, emotional and/or physical euphoria, crying, electric waves of the spirit, roaring like lions or making other animal noises
  • "Counterfeit Revival" by Hank Hanegraaff: people being enslaved into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vs love and holiness of God)
第四波合一運動的推動者大衛寶信(David Pawson)這樣分析靈恩運動: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對於靈恩運動的歷史,其主要宗派及參與者都有一些認識了。一方面我們見到靈恩運動的聖經根據,對信徒靈命的復興,令多人決志信主;但另一方面又帶來一些混亂與分裂,有不少批評的聲音,靈恩派內部也曾檢討及修正。

下一篇就讓我們透過前人的研究,再對照聖經去探討當中的問題吧。

你又有何想法呢?請大家多多指教,踴躍發言呀!